|
昨天上午,蕪湖市港航局聯合蕪湖市交警支隊秩序科、市公交集團召開“中山橋竣工通車新聞發布會”。據悉,由監理主持,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控等相關單位在市質監站的監督指導下,4月25日對中山橋改建工程進行了預驗收。監理單位經過對工程質保資料審查和工程實體勘察后評定該工程為合格工程。目前,對預驗收發現的問題已整改完畢并經監理驗收合格。計劃于5月8日由建設單位組織工程竣工驗收(比合同工期提前10天),5月9日上午8點正式通車。
據介紹,中山橋改建工程系原址拆老橋后重建新橋。新建中山橋南起浮山路,向北跨越青弋江、北沿河路后與中二街以橋梁形式相接;中二街分別向東西兩個方向降坡,于國貨路及中和路口落地,中二街橋下預留中山路步行街南北通道。中山路改造范圍南北向路線長484米,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道。主線橋共12跨全長352.9米,主橋跨越青弋江為三跨(28+90+28)米系桿拱橋,橋長146米、橋寬24.4米。本次改建工程包括橋梁工程、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綠化工程、功能照明及景觀照明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項目,建設工期18個月。
新橋建設完成后,在保持機動車輛交通組織方式基本不變,二街方向機動車仍采用右進右出方式通行外,新增了四大亮點:一是行人交通組織方式有較大改善,跨橋行人實現了人與機動車分離,設置4座鋼梯道橋供非機動車、行人上橋并在南北兩岸東側各設置一部無障礙電梯,供行動不便和老年人方便通行;從中山路步行街到新百大廈由平交調整為立交,行人通過下沉式廣場到新百大廈南樓和北沿河路可以安全、自由通行。二是機動車通行能力有了較大提升,跨橋實現人車分離,二街方向實現立交,機動車快速便捷。三是橋梁外形與原有結構有了較大改觀,新橋結構采用新技術鋼構橋,外觀輕型、美觀;采用全新亮光工程,夜景豐富多彩。既滿足交通、商業、觀光需求,更形成主城區青弋江南北兩岸一道亮麗風景線。四是在不增加橋面高度的情況下,橋下凈空高度提高了2米,滿足了三級航道通航要求,提升了蕪申運河通航能力。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